闹完元宵,年算是正式过完了。只是对老猫而言,这个年过得不太安稳。春节前几天,正打算“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进入过节模式,突然接到通知,省上专项检查抽到我单位,节后就来。这项任务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整个单位立即切换到了紧张的临战状态,分门别类收集汇总迎检资料,该梳理的梳理,该修补的修补,该牢记的牢记,该归档的归档。从会议、文件到资产、财务,再到讲稿、记录,进行全面自查自纠,全面还原2017年工作的部署、检查、落实情况。老猫作为局中人,当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下午六点多将办公室收拾停当,熄灯关门走人那一刻,最后回望一眼空荡荡的大楼,内心五味杂陈,似憋屈,似郁闷,似失落,似悲壮,那滋味无法言表。节后的几天检查,比想象中更严格。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的,工作中也不是缺少问题,而是缺少发现。以从严的标准来衡量,查不出问题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紧接着又是一番个别谈话问询、查找原始凭证、分项说明情况,情况反馈后还有更重要的整改落实。据说检查反馈,将见人见事,不会使用个别同志、有些事项等模糊用语。之前的检查,听听汇报,翻翻资料,看看现场,结果一般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不听汇报了,我们这些刀笔吏空有一身武功也派不上用场,这算是喜,还是忧呢?说这些,主要是想提醒大家把工作抓在平时,从严从实规范日常工作,唯如此才经得起检查,当然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
) Y8 l8 V. x8 A
' v* t V" o7 e7 ~
7 M( q0 x/ M3 Z" ` `& W
% z4 o" `6 j9 y+ r7 f通过老秘网与大家交流,主要是这些年的业余爱好。春节前后这段时间已分不清工作与业余时间了,所以2月份的半月谈不得不停下来。所幸在各位老秘的鼎力支持和客服的协调联络下,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如有意加入,请点击了解详情 客服QQ:506070961)的课程并未断档。1月22日以来,累计推出12期视频讲座,8期文字交流。具体课程这次不罗列了,主要看亮有四:一是邀请《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老师两次上台开讲,传授他独创的出彩写作法,今后将保持每月至少一期,与大家充分探讨。二是举办了第四期老秘春晚,尽管准备不足,依然有近10位同学上场献唱吟诗问答等。三是开展了3次红包大战,考虑到春节前后几天,大家已无心听课,便改用发红包、送祝福代替。四是房立洲老师透露他的公文写作新书《公文掌上课堂:实战36技》即将出版,这次随书配送38节视频讲座,值得期待哦。 + E5 H$ g/ b6 s
7 j9 l8 K! N, l* t! O1 [
您未购买
或需要登陆才能继续查看
课程信息
课程价格:5文银
; o! G& p/ i+ j
2 [# p; G/ D6 Q4 D6 V
/ Q' P6 }) _6 x! p8 s- Y; M1 W
- {6 O [! E1 ]. \. d8 L4 v( I接下来,与大家分享近期文稿评改演播室和老秘网的精彩观点。 : N9 \* W! D u3 O! \& p6 Q+ x, U! c
( B: e: J: \. u* ?, ?
# ^& c* V+ W* I/ A; v
, ?3 {. t3 T) z' ^: Z1. 写材料要坚持“一文一事、一段一事、一句话一层意思”的原则。无论是句段,还是篇章,都要把握“主题鲜明、集中”的要求,以说清、说透一件事情为标准,切忌多个主题、多件事情杂糅在一起,千万不要贪多贪丰。我们平常说“学精比学杂更重要”,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当然,一层意思,并非只能简单地阐明一个小点,而是可以包含多个要素、多个小点。比如,公文的某句话“以……的力度抓好……,实现了……。”,就同时兼有思想认识、工作措施、工作成效等要素,这就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摘自清水拂心在众秘夜思第552集的讲稿)
- t1 l) ?+ T6 F0 O0 g* ?0 A& W; A; t6 B( ^ k
猫评:方法可以复制,能力不能粘贴。所有的技巧都需要在写作实践中勤加练习。 2 _, H8 w% `! V' l4 g; E! ` `% E7 d
2 p, a( P, f# R- O4 o. S8 l7 d8 @6 t/ w; r
2 Z" O, H w3 d. w; A. `/ Q! }( x: u; z$ F8 D) l% O: _) c! y
2. 数字有写与不写之分。有时候,写上一个数字自己感觉够意思,体现了成绩大。实际上,很多时候数字本身不能定性,宏观地看,一个数字可能不如不用。例如,“办成了15件实事”,你说是多呢还是少呢?没标准。可能改成“办成了一批实事”更好。还有别的办法,比。比较,是凸显特点的高招。可以跟过去作对比,如果增幅较大,就写增值;可以跟任务要求作对比,如果达到要求,就写圆满完成任务;可以跟兄弟单位对比,如果没人超过,就写名列全*第一;跟过去对比时,可以比同期,也可以比不同期,看看今年是过去几年的总和,更有冲击力。依次类推,直到找出一个或几个无可比拟的特点为止。(摘自雾端凝眸的文章《写工作总结在于选好角度》) 6 E0 M0 E3 h# y; C
+ ^, A! _* g8 T- t猫评:成绩需要数字来佐证,但如果使用的数字不够闪亮,反而可能被读者看成是问题。
H# U- X/ y, R# @; o# J7 K# ~, _6 D& k3 ]
. z' [% k6 B4 b( Y3 A: |" ]" A) k
9 Y- v* t3 p- \1 b/ Y3. 一段发言,开头话怎么说切入主题,自然是比较重要的。建议用我的四宜原则(宜景、宜人、宜时、宜事)进行思考。比如“按照市局安排,我局做亮点工作发言。说实话,感觉很。。。我们只是在。。。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谈不上亮点。现在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交流,请各位领导、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 原稿那段话有三个缺陷:一是文不应景。二是词不达意。三是言不济事。建议这样改:“感谢市局安排,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听了前面几位同行发言,颇受启发。我也借此机会汇报一下我局过去一年所做的重点努力方向与探索心得,算是“抛砖”,请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多提宝贵意见。” 学习写作之法,套路只是很基础的东东,基本知识点也一样,度娘肚子里都有,一搜就灵。大家花钱来学习,要注意多学习度娘里找不到的,线下也不好向人求教、别人也未必肯教你的,也就是每位老师在讲课时关于思考方式、处事哲学及其文字表达技巧的传授。(摘自春秋在众秘夜思第548集的讲稿)
/ Q( D7 {' D/ E( g& g0 Q; O
) }' A3 G) v! x# w1 |猫评:合时应景抓人济事,大家修改材料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对照检查。 - p+ B7 e. V! P+ p6 Z
$ w2 H% m: Y. `; G! \! R7 [- `
2 P/ F: T4 b4 \# L( }% [
! c0 g0 N+ K, h9 M0 a4. 怎么样才能使表达既清楚又简洁呢?假若有领导安排你向他汇报工作,原定的是给你二十分钟时间,可是在你进门前的两分钟突然通知你,说由于领导临时有事,不能再安排原来那么多的时间来听你的汇报了,仅能有两分钟时间留给你。将原定二十分钟时间的内容要在两分钟说清楚,我们要怎么办呢?相信在这一突发情况下,我们要做的往往是:第一,抓紧把自己早先准备好的汇报内容重新进行归类,一件、两件、三件地把原先预备要汇报的内容挑最重要的清理出来。其次,我们会对原先想汇报的内容进行提纯,原打算汇报的事情,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提纯得更明白更直接更简要。第三,给这两分钟的汇报内容编一个序,先汇报什么,后汇报什么,怎么才能让人听得明白。(摘自胡国权的文章《写好公文需要训练哪两项核心核心能力》)
0 a) ~3 j% v# B$ Q2 U9 f9 p
4 ~) `5 B: m; K4 L# C3 s! R$ Z/ {猫评:写文章就是学说话,说话要一语中的难,写文章要言简意赅也不易。
1 z! w& G& J! D: y- v
" X- C& b/ T0 V2 A0 m ; L, R& L1 |" u) H% t
/ z" D' t: C0 O0 J% j$ K& N6 T5. 内容不集中,偏离了主题。比如,某篇讲话的主题是“高举团结、廉政、务实的旗帜,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内容设计了“从严治干刻不容缓”“重要的问题在于加强学习”“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关于当前改革与发展的几项重要工作”等五个小标题段落。很明显,后一个段落偏离主题,完全可以砍掉。内容缺乏有机联系,显得杂乱无章。比如,一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讲话稿,设计的内容和排序是“(一)共产党员要在改革与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二)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三)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体现在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上;(四)党员队伍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容忽视;(五)党员教育要注重实效”。其中有两个问题:一是次序颠倒,既然要指出问题,应该把第四点作为第一点,先摆问题,再谈要求和措施;二是内容设计缺乏确定性,第三点内容写起来会与第一点有交叉,不如将二者合并。(摘自张传禄的文章《写好领导讲话的诀窍》) . D: h3 H/ X$ N6 O; o3 U$ S
0 R% F' o6 G0 S
猫评:据说有位领导的党课讲稿被检查组点名离题了,一次党课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讲部门业务,更像工作会议讲话。
7 k9 Q/ E, w6 D& p3 ^% n, G& h8 b! q& w9 N. @! I" {
& I0 M- ]9 J* k0 p$ f, A
/ o9 [/ `/ p5 u5 |$ @; f1 R" [6.领导交代的意图或许只涉及某项工作的一个侧面,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涉及其他方面的问题,但领导没有明确交代。这种情况下,文稿起草者就要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充实领导的意图,使领导的意图更加完善。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有时领导只讲一些感性认识,来不及从理性的高度进行阐述。这就需要文稿起草者对领导提出的问题进行延伸思考,把感性的东西升华为理性的东西,从而使文稿趋向深刻鲜明。领导在工作实践中经常会产生一些闪光的思想和独到的观点,文稿起草者要善于对这些尚未成形的、分散于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的思想进行连贯推理、归并整理,使领导不够明确的意图变成明确的意图,一般化的意图成为有特色的意图。领导的意图有些时候可能难免对个别细节考虑不周,甚至有的意图本身就不正确、不全面。这就要求文稿起草者不能一味盲从、逢迎,要避免无原则地认同,做到有针对地弥补。(摘自臧杰斌的文章《谈文稿服务中的几点体会》)
$ P7 J- B0 r4 \! o& C
4 V: ^8 V a) S" L3 D猫评:研究工作,研究文字,还要研究领导,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体现出领导的个性。 6 |5 {+ W2 [( ?& o" R$ K# C
# ~, S. Q, Q0 C# i ; l& `- f: Y5 f
' p7 G* j& F8 g. f1 a6 ^3 Y
" e8 L" D) o" X# s8 K# {9 x
( c: m0 J+ U, T' N: m ) m% A1 Y9 ~9 D' ~# `7 n
- `" N' b% w6 b0 k' ?10. 在领导身边,这么几样东西我们要随时准备甚至随身携带:笔、纸、通讯录、打火机。为领导服务的机会不是天天都有的,要是哪天领导问你个号码你答不上来,或者抽烟的领导因为找不到打火机而向你投来期许的目光但你束手无策,结果会如何呢?领导重视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加倍重视,特别是领导在会上公开阐述的,或者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东西,一定是领导考虑成熟的,更是要仔细听、认真记,要果断放进心里,持之以恒加以贯彻。开会时不要老是坐在角落里,要敢于坐在主要领导的目光所及处。(摘自欢喜活力分享的《服务领导的几点经验之谈》)
2 x: A9 g! n: i' l% h, L
b( p% n3 M) G2 ]" U+ `. e- u6 L猫评:当秘书要人精神、有自信。领导也是人,别怕,你越怕越容易出错。在公开场合你远远地躲在一边,如何第一时间为领导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