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彩友:大家好!
1 i& j. Y; G3 ~5 x# X4 X
, n% I0 b0 P& d; g9 H: a# {
- r9 f. z4 Y4 g2 U' Q1 y6 s
2 f M) H: ^- g5 }2 m文稿出彩套系赏析是出彩写作法创始人雄文老师的一个音频专栏。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试听,本专栏为彩友们所接受、所喜爱。
( V+ o% Q7 F0 y- x. E
; |2 O) v7 d X7 [6 @由于部分彩友过去没有接触过出彩写作法,不了解其基本原理与操作路径,也就不知出彩套系为何物。为了消除套系赏析的障碍,这里有必要对出彩套系的概念和功能做一简要的交代。
0 `8 v& B4 U( E
( I; L9 D" Y9 a7 j: H0 w. w" W1 f
出彩套系是出彩写作法的一个核心概念。顾名思义,出彩写作法就是让文稿出彩的一个写作方法。它的基本原理,就是激发创新思维,产生创新成果,并加以系统化,制作为成套的表达系统的载体形式,然后镶嵌文中,成为文稿亮点,从而使文稿整体出彩。它的操作路径是在写作行动中形成的“拉条子”(激发思维)、“敲盘子”(确定立意)、“捋路子”(理清思路)、“做套子”(制作套系)、“装模子”(组装成文)、“过稿子”(修改定稿)等口头禅式的原生态做法,即所谓“六子”路径。其中,“做套子”(套系的俗称)是文稿出彩的关键支点和中心环节。
& t% L6 l' w8 i) W" N
& e/ c# ?! P; o: s4 X1 l: y3 c所谓套系,是成套表达系统的简称。/ P* L A. w: H6 m宋体;color:#F96E57">成套表达系统是在以创出新、以新成套、以套出彩原理的指导下,将“拉条子”所产生的创新内容系统化所形成的成套表达单位。文稿写作经验表明,制作和运用出彩套系,是确保文稿出彩的关键一招。
: }$ Y, ?: k8 L/ [6 n
) |) e9 l9 C7 B当下,文稿写作中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只在形式和修饰上下功夫。文稿的结构严密,修辞规范,用语标准,光鲜圆润,显得十分精致,但内容上思想贫乏,缺乏深度,了无新意。这是一种“精致平稿陷阱”。因为它给人一种假象,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容易在中间环节蒙哄过关,以致最后被发现时则为时已晚,后果严重。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现在大学教育培养了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谓一针见血。也要看到,长期以来,也有许多专业写手炮制了大量“精致平稿”,这是文稿写作上的一大隐忧。如何跳过这一陷阱,有效地杜绝和预防“精致平稿”和一切平庸之作,是文稿写作上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 Y7 e1 W' E& v8 n' Z( L8 U
% B$ u ]3 k3 ~: L- B6 }出彩写作法认为,文稿是否出彩,只隔着一层窗户纸。其实,文稿出彩没那么复杂,只需要将创新思维成果系统化为富有新意和张力的成套表达系统的载体,即可收文稿出彩之效。
, p" r- Y$ m. A
9 s9 ~( N% B0 n大量经典例文表明,$ W+ l2 h& B: {! m1 i2 }1 F( ]宋体;color:#F96E57">一篇讲话,真正能进入受众心智,能不胫而走、口口相传的,往往是那些承载着创意的套系。也就是说,一篇文稿能否出彩,能否扣人心弦、印象深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出彩套系。
* Y b" r7 L5 K' I8 E5 V# K* b. k5 a: I
套系,不仅是文稿出彩之源,而且本身就是文稿之“魂”、文稿之“神”。“精致平稿”,包括所有的平庸之作,“平”就“平”在缺乏这样有思想高度、有新意、有张力的套系。避免平庸文稿最有效、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是,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创新的成果制作为使文稿出彩的套系。
5 c* o/ @7 `& }/ n
. |3 y# H Q; A; c
当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就会有这样一种豁然开朗的强烈体验:啊,以新成套、以套出彩,文稿出彩就这么简单!
- V# R/ u+ l0 A' b6 R2 ~5 J( d/ D/ p( ^0 Q# \% F) z% j8 W"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制作和运用出彩套系,是使文稿出彩的利器,是杜绝“精致平稿”乃至一切平庸文稿的杀手锏!
: V8 x# [. c# K0 c9 t& p' }3 M
! t6 ^. S3 `) k; a' e1 c- X, h" Q这里所说的套系之“套”,是一种文稿载体形式,但它与形式主义套话、被僵化的俗套和被贬义化的“套路”是两回事。此“套”非彼“套”。套系之“套”,是一种将创新成果系统化、最优化、载体化的产物,是一种有着内在和外在的某种逻辑联系、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有机融合的成套表达单位,是一个严密的表达系统或巨系统,是被系统化“套”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也“套”出了张力,“套”出了亮点,“套”住了受众的心智。即使有些套系看起来没有“套”的痕迹,而实则是一种更高的系统化境界,一种大象无形之“套”,一种出神入化之“套”。
& c, P/ v2 u% m& I/ z- S2 k
( h. w) n' H/ a* n. \ I* S
在形式上,套系一般可分为有形套系和隐形套系两大类。所谓有形套系,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相关,句式结构相同、相近或相似,比较整齐匀称,语气一致的排比成套的表达系统单位;所谓隐形套系,则是由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序化、系统化的非排比整句打包成套的表达系统单位。从功能上分,则种类繁多,诸如主题套、成绩套、经验套、目标套、指导思想套、总体要求套、措施套、导语套、归结套、题套、微套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6 d7 P+ q# W9 G6 J: [2 q& `" g* Q1 G
5 E. q. G8 Q+ w2 Z& c# T, ?出彩源于套系,套系始于模仿。从熟多到生巧,从模仿到创新,这是一条普遍规律。为了帮助大家强化套系意识,增长套系见识,熟练掌握套系制作方法,本专栏将选择若干经典套系进行解析与品赏,与大家一起体验套系之彩,领略套系意境,同时探索制套用套之道,真正掌握出彩写作之真谛。
来源:出彩新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