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性质使我平时经常看到全疆各地报来的文稿和课题调研报告,应该说有很多文稿的质量是好的,结构合理,文风生动活泼,行文流畅,让人看着不觉得累,而且开阔视野,有一定的收获。但是,也有一些文稿的质量不高。有的文章写得太笼统,没有联系实际,总觉得似曾相识;有的写得很刻板,读起来很费劲;有的很不注意语法修辞,如句子中成份缺失等,甚至有多处的错别字;还有的不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等,总之,文稿写得很“糙”。这样的文稿,即使里面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也很容易被搁置一边,不会被刊用。如果是课题报告,也不可能获奖。还有的是既没有调研,也没有对哪件事情、哪个问题有深入分析和思考,只是东找找、西凑凑地制造出一篇“文章”,其结果是没有主线,没有灵魂,做这样的“文章”,只能是浪费时间、浪费纸张。在评审去年的课题时,有的评委就指出某些课题报告存在着拼凑问题,当然,如有意抄袭,就不仅仅是文稿本身的问题了。因此,从去年开始,我们提出要树立精品意识。要真正下功夫调研,下功夫分析,下功夫写作。篇数不要贪多,文章不要贪长。宁可少些,也要好些,要力求篇篇是上品,甚至是精品。怎样提高调研工作水平和文稿的撰写质量呢?我认为应做到这样几点: 3 c2 N i! Y5 {( W# Z8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