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中国梦”:每个国人享有出彩机会2 N) { G; Z! Y$ ]& u
- d0 F3 A. ]0 ^9 y) l1 O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3 p7 \. N* s2 V- w% H
( \* h; x7 Z& t' h2 ^7 y4 {* X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 U+ V5 ~5 w& A- u$ f3 [ A$ L' C& t' b F9 [
2013年3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再次谈及“中国梦”。
, E6 h) [/ [- d7 b9 O+ x* D' C3 v2 S, a; r5 I" E# V
自去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向全中国民众发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宣言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已先后多次阐述“中国梦”战略。6 I; H2 N H: l- K- w; x; k" X
/ j: h5 H: N0 r9 F; B8 V 2012年11月29日,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宣示,并庄严承诺。7 @ _, r/ X1 b& {8 A3 Q" P
4 e; h4 i# |9 O( v* m# t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作系统阐述,并9次提及“中国梦”。
# B: G4 C. s' m( _
/ e$ ~ S. z5 I1 C/ x5 ? 2013年3月19日,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指出,和平路径实现“中国梦”。
$ b; U6 C9 n6 \9 T; @. J$ c& n! f) S: e) P. }* c0 u( |4 b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提出,“中国梦”同时造福世界。/ r% a- `- r* Z% Z: U) a, u; o/ A
T3 d' n1 p/ } 2013年3月26日,访问非洲时在坦桑尼亚演讲强调,共同缔造繁荣世界梦。8 @ x1 s- N6 S7 B- N/ D" u$ d& H
! m8 c. u3 ?+ G# E0 j$ J
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完整反映出习近平与新一届中央高层集体的战略目标和治国理念,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
( \$ \( y9 n2 D! k0 \/ y8 y7 ]) ?' o, }
言为心声。所言为所思的外在呈现,彰显个人情怀。某种意义上讲,元首情怀则同为国家情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句有情怀、有温度的话语,往往会凝聚极大正能量。
" G$ [8 B3 s+ q# d- t' S" G! ]! y+ Q% E! x% ~. |8 E; w/ t, S8 E
有分析称,要实现“中国梦”,发展是核心,民生是基础,生态须改善,改革是动力,政府要转型;检验“中国梦”实现的唯一标准,是要看每个中国人能否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1 L0 {2 k! x, h# w6 C
# z0 P8 K0 G* r1 V8 k+ [/ f: I
深化改革:绝非一时起兴之论
3 |! [3 t5 z1 a b( L, Q; N
5 Z8 @/ W% j( p# `' e4 y2 g “治大国如烹小鲜。”
. D: \/ f5 z: { h8 |5 O# ^- H$ e8 `9 d1 t3 ]8 j& L: G
3月19日,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回答巴西记者“领导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感受是什么”时称: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8 g4 p! b. D- {6 F' A) A8 x( V
0 s/ |5 a( f& `7 z
“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3 h1 F6 p/ F9 \* U9 J2 h
" Z+ B+ l, h& v# H! j" U5 a “要使明规则战胜潜gz。”6 Q* X0 x$ d( A6 V* ~7 F
* \0 X2 @5 Y- h9 E5 y8 A3 u “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 Y1 `6 P6 r7 C/ S
3 C5 e) a$ N& | h# r+ v
3月1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整场记者会上,李克强一系列人情味浓厚的朴实言语,表露了其带领新一届政府戮力改革的实干决心,也展现其独特的个人风格。
- u# r3 ]- [ s( X" W
# X' A- ~" T( y' }1 K6 F “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
6 T" \% {& T5 k; \
* }/ Y8 v' r9 ?! r8 } 3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时向外界传递出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的信号。
' m' B( `- t5 J' ^' E" z0 v$ T+ N+ e4 |( x; t+ t
十八大以来,全国都在热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改革”。上任之初,习近平就以“行万里路,克千般难”的无畏精神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智慧果敢,在言与行两个方面,全面诠释了他的改革开放观。
3 d6 I6 ~% x2 R3 A( P% h$ N. k
0 B$ R. [+ n" M3 y. y: T" W) _8 L 履新伊始,中国新一届班子也向外界传递更坚定的改革信号。有分析称,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也迎来了加快转型迈向可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机遇。中国亟待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通过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等领域改革,实现绿色增长;一是如何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 n. O4 `/ n* @# A) d9 _# N8 k6 D8 e) G& P2 i9 Y
经济民生:积极信号显“民本情怀”
- R, X! A# b3 H
! W% k9 u; D, R9 C+ n* }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Z+ o" O! o* b8 Y1 E. [' t$ c
/ L, E4 O( ?4 T) H. J% i
4月9日,习近平在海南三亚考察期间强调,要把中央制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K6 }) y4 P# T: t& e* N
; p* f k* r, c2 E5 ^; c “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G% f0 D+ n; g- z
* O% U. r& W/ v2 G, H, i7 \ “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 d( e' Z& l2 F0 a
# d' S0 ~8 w; z* i; a* \. w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 \( V Y/ B# c! r4 |# c$ b
; k; c- y! H5 D0 x0 ^4 I9 u6 X
3月17日,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不避敏感,集中回答了改革、反腐、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备受中外媒体关切的热点话题。7 T; P% a5 w: w& J j
" b& F7 G4 |2 p1 t
“要用开放促进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o: h& {5 Y/ e
1 j+ }/ p0 A( h( e 3月27日至29日,李克强来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上海,开始就任后的首次调研考察。在期间的两场座谈会上,李克强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是,要实现“新四化”,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进一步用开放促进新一轮的改革。
5 L1 a4 w6 c L6 E( v1 W# H
% N6 r/ U5 @3 U. @/ D9 { “把握宏观政策需"站稳脚跟"
- o9 k7 Z |: L: c& g
. v; k* [: P, P8 I) R/ A/ P! ` 4月12日,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和建议。
- k$ V$ t( [* R% f/ E; f6 M7 d, M9 `1 M) [
“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 K* U3 Q* H H1 u/ K
8 N$ h! Y/ s' q' }
4月6日至9日,张高丽赴山西、新疆调研,他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向市场放权反对官僚主义。8 a) T0 i$ S/ c$ `7 r( W
. c) W4 b/ O1 L; |0 ` 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怎样的施政目标和新气象来开好局、起好步,不但是政府的职责,更是民众的期盼。从习近平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李克强的“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两位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共同阐述了同一个要义,即“以民为本”将是新一届班子的执政理念和努力方向。
+ w2 r) O2 T4 a2 x; q* g% ~. E2 a
" c! w5 Q5 W# g8 \, c8 o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体现了对历史和人民的无限深情和巨大承担。”有多位专家指出,习近平阐述的“小康”和李克强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可以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一月以来的表现,为全国人民增添了信心。
9 I0 I+ ?, P4 O2 a3 [! v. s
/ ^6 H. ], p1 y 反腐改作风:以身作则非空谈
1 j. P3 |2 _8 e4 L4 t* q) e
# U+ p( r) Z6 j9 E [9 q “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1 H0 \9 P$ U' \' y3 {2 m- s% S/ Q6 z: \ U4 J) L2 s/ O. Y% g# u E
3月17日,李克强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 X2 p, R/ L t2 z
# P* ]0 J6 }' h+ z “简政放权是反腐倡廉的良药。”
! q3 p' {7 B+ K! z& P2 t. u3 M/ f
( c6 G2 L& M$ [4 p/ M 3月26日,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举行。李克强的一句“简政放权是反腐倡廉的良药。”点明了多年来fubai多发、易发的症结所在。3 a2 E( }3 P5 i- R, j% {
1 j5 U" z2 @3 ]* j. G5 F7 T
“要遵守章程、认真履责,坚持真理、勇于直言,拒绝冷漠和懈怠;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公正,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主张;要遵纪守法、克己奉公,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拒绝奢靡和一切利用权力或影响谋取私利的行为。”
; z, W8 T) J2 O3 G( m6 O4 F, u" Y( x2 o2 h& J
3月12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强调“三要三拒绝”。
5 A% u! a0 S& `8 C) y5 T" E# l( s) ?7 [+ _# k8 R
“凡是到党校学习的领导干部都是普通学员,所有学员都没有等级、没有特权,更不能拉关系、搞小圈子。”0 U* J0 J* j0 h! q& {% D; ~
$ E/ a# r8 V. q, O2 L* U, V7 q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3月28日在中央党校弘扬良好学风座谈会上的讲话。+ ]$ B1 d' Y! r
1 V& O j/ P1 H% c- t
“要拿出管用有效的措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改作风,切实解决"只说不做、虚晃一枪"的问题。”' ^; {& k1 t7 H
' {6 ~+ W2 W7 X9 y2 W) G2 C$ \* R
刘云山3月28日下午至29日在天津调研时强调,抓落实需要好的作风。
- q3 v+ [5 v! L3 R- R1 m5 z) C% O; t# h$ u6 l0 u
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举国上下掀起了转变工作作风的热潮,各地各级纷纷行动起来,出办法、定方案,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受到人民群众好评。然而有人也担心,改进作风会不会只是“一阵风”过而无痕。0 ]7 x# ^ r1 K3 T2 }8 l
6 O% V* {3 A4 O9 X 有分析认为,在改作风热潮中,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的少数”应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改作风,充分发挥“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动一级干”的表率作用,方能形成群情振奋、上下齐动的大气场,产生争先恐后促跨越的“场效应”。 K! w! S6 F% x' M% t( W
( ~, D" j: P G1 U, H& c5 ]8 Q, h 根治“作风病”绝非一日一时之功。中央新领导层自去年起“大刀阔斧”转变工作作风,亦从对出国、用车、招待等“三公”经费支出进行严格规定等方面回应社会关切。有分析称,新领导班子近期就“改作风”密集发声,在许多方面的细化和具体相应规定,让变通的空间减少,说明政府更加有智慧和胆识,也更加有自信。
5 D3 e2 F/ M5 e ]6 T# ]. E! j0 s" j
大国外交:多场合传递“中国声音”% l; M1 W u1 u. Z1 s# ^/ B" R
5 Z; n/ b9 K; y; P6 t, c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 ]0 g" X6 Q. j) a0 k4 M, u9 ^8 P9 Q! L; \ }
3月23日,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谈到国家发展道路问题时,他说出了“鞋子理论”。! w6 I4 b/ i, C+ T! J
3 n3 f! h- k5 l
“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是非洲全天候的好朋友、好伙伴。”
. f5 o: ]6 X4 q; ~$ k. E
^2 t& X1 t" S# R 3月29日,习近平在刚果共和国议会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非人民友谊新篇章》的重要演讲。* ], ~$ r; I" w# I$ R
# w; J" W/ k8 }" M% Q) S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8 O" d: `0 S+ |" y6 A, D0 `6 s% {8 d" @9 Y- z+ t
4月7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式指出,“国际社会应该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 M2 ]( f# _; P ^. D, Z
, [& W, q/ ~" H3 [/ }7 B
“在半岛和本地区挑事生事,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h4 H) F/ r; P, {
4 ^% r) U0 L2 k0 }; V1 r$ I
4月13日,李克强在与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克里会见时,就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公开表态。
. x; S9 Q( h$ N4 T. E+ t# O/ e! R! r# l. o k7 R
在履新的一个月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谈及外交主张,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展现自信。* w& J, l/ t( Z# U, D8 v4 x0 U
6 l9 l8 k j8 w; n3 @3 Z9 t/ l 从俄罗斯、非洲再到海南博鳌,习近平在国际舞台上的平实直白发言,再到李克强就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公开表态,让中国坚守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愈发清晰,有分析称,中国外交积极争取做到权衡兼顾的意图也越来越明显。( e; K5 R0 `# {, W' W, p
. e$ D4 u% w5 Q+ q2 }- R4 W; S 而无论是习近平的“鞋子论”,还是李克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表态,都反映了新一届领导人的自信,也反映了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中国领导者逐渐找到适合国情的路子。有专家称,一个政治家的具体政绩可能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被人淡忘,然而他一句蕴含哲理的话可能一直为后人记起。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平实直白的用词,塑造了鲜明的形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称,这有助于中国传达坚守和平发展的立场。9 C4 }. h2 |; T.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