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就怕某些领导讲话,有拿稿子上场先称不照稿子念、只捡“主要的”说的,结果还是照本宣科,念个没完没了,让人奈何不已。有没有稿子先声明“只讲两句”的,可一开讲却兴趣大增,滔滔不绝起来,“两句”翻了n倍还不完,直让人如坐针毡,听也不是,走也不得。/ P s! \0 y! c: B7 Q
7 }& [7 R. Z+ Z! g: Y) r' ? Z 看文件就怕某些长文件,本来几句话、几百个字、个把段落就可以交待清楚的,可作者却硬把受者当懵童,意义、认识一大堆,重要性、紧迫性反复强调,措施办法面面俱到、要求多多,生怕人家理解不了、贯彻不了,让人难以卒读,信也不是,丢也不是,只好望文生叹。- G" o$ a1 r7 j7 i% m0 k) ]& o6 Z9 ~ G
% g# o, I7 h2 H8 z ] `3 C9 t, p
讲短话是领导方法艺术,写短文是公文写作艺术。其实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反对文牍主义,提倡讲短话、写短文,这是从提高工作效率上讲的,确实非常必要。因为现代社会节奏快,在时间上每个人都空耗不起。但其结果呢?还是长话不休、长文泛滥,极大地影响着机关行政效率的提高。
( i$ i# @ X/ T4 t4 P/ O1 }+ w [0 @3 J7 [' [ M) U
说白了,啰嗦冗长的讲话、拉杂堆砌的长文,也就是“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讲演时列举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第一罪就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回头看我们今天的某些长话、长文,不也是这样的吗?拿有的领导讲话稿来说,除去空话、套话,剔干打尽后,筋骨就那么几条,有用的也就那么几句了,为什么就不能直接讲这些有用的话呢?原因恐怕是,于讲者,不讲个千句,不足以体现其水平;于写者,不写个万言,不足以证明其能力。为此,就得去照抄照搬、罗列拼凑,甚至干脆复制粘贴,于是长文长稿长话也就出来了。这是问题的要害。
- o E/ `$ k4 L4 `
7 R+ A& M& m; P) V) r3 P. }% ], K 民谚有云:话说多了是包水。就是讲话说多了相反没有多少用处,得拧干水分,务实管用。今天提倡讲短话、写短文,就是要摒弃假、大、空,来点真、短、实,做到讲话简洁、行文精炼,提高效能。这首先需要革除一些固化的“官”念,就是辞能达意就行,不要总以为讲得多就是水平,写得长才算能耐。其次还要学会运用语言,在行文中能做到言简意赅,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完整的意思。这些都要求讲话的同志、写稿的同志,在语言锤炼上多下功夫,自觉地提高逻辑修养,学会归纳推理的技巧,只有如此,才会带来清新的话风和文风,一扫机关颓废的政风。) I) a" U$ I x. V1 U$ p
/ p- b9 L$ x$ o7 h*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