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四川秘书 于 2012-5-24 06:58 编辑
$ j: k) i0 V7 ]1 o" J3 n
8 R( l; m5 A! _5 J+ Q'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包括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而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求“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胡锦涛总书记语)。而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提倡和建立和谐语言则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可以说,建设和谐语言应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公文语言是社会语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树立公文语言和谐观,更是一个有待引起各方面关注和重视的崭新课题、全新观念。! a2 [( `; k. u4 t/ P9 f
9 T5 I6 @! n4 N/ b
我们之所以强调语言和谐,首先是因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本条件之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作为文化范畴的语言,既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元素之一,又是人类社会生存状态的外在标签。而人与人之间不断增进的、和谐的语言交流,又推动了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发展。人类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必定离不开和谐语言这一首要条件。因为和谐语言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化、和谐化的必然前提。不同职业、阶层、利益的人,能在同一群体中、同一社会形态中生活并和睦相处,最关键的条件,就是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交往最根本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和谐语言。因此,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必定从和谐语言开始。语言和谐,才有可能和谐相处;和谐相处,人的社会活动才能有序化,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同时,语言作为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又忠实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和成果,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传播,进而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E* P/ |9 p! C# R! _
8 j3 W/ I* Y( d" g( S第二,语言和谐是人类交际成功的前提。人与人相处凭借交际,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列宁)。影响人类日常交际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则是语言要和谐,只有建立在和谐语言上的交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和谐相处是中华民族人际关系的核心,而和谐语言的社会化将大大增强良好的人际往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一句贴心的话语,一句轻声的问候,都能给人很大的精神安慰,让人心里温暖很久。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从这个具体操作层面看,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人际关系的和谐作出努力,竭力促成语言和谐。
, m% s* H. L* x9 |" X/ s% Y# v! v2 t, h, N w7 \3 B
第三,语言和谐是语言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语言源于社会生活,随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是,语言与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又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本文由老秘网推荐,而是错综复杂、交互作用、全方位的联系。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是既独立又相互依赖。语言自身的发展是与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的。随着观念的不断发展、思想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感觉能力的深化,时间常常会把崭新的东西赋予语言。可以说,语言反映社会现象是最直接、最快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得很快的话,语言也会发展得很快。在现阶段,我们有条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愿景,必然要求、也必然促进语言从“争斗”转向“和谐”。和谐、文明、高雅、健康,正是语言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 n: B* Y" J& e9 k. H: }
^) [) F+ w, l$ _) w! a+ w* K3 E第四,语言和谐是语言使用者追求的最高境界。语言是我们人类须臾不离的一种本能,只要有思想就有语言。“文如其人”,语言是张示人类思想感情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对人的思想感情影响非常大。语言反映出人的、组织的、国民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气质风度。而素质、休养、气质的终极修炼和至高境界,笃定就是内心和谐。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论定的,建设和谐社会,首先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内心的和谐。也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内心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注定只是表面的或低级的。只有人们内心和谐,才会有社会的终极和谐。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内心和谐,就能够坦诚地、平静地、恬淡地看待人和事,就会大度宽广、阳光透明、谦让宽容、平和沉静、克己奉献,也就能够做到其言至善,其语至谐,其境至高。
6 z' {/ F. g- k6 K0 `6 L3 P2 {4 W/ l/ C1 q% h2 T5 @2 s
第五,语言和谐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试金石。和谐语言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际交往的必然要求。和谐语言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语言不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安定,人类就不可能和睦相处。社会和谐,需要语言的和谐。一个人人出口粗俗、动辄恶语相加的社会,必定很难让人想象会是个和谐社会。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生活中由于语言的不和谐最终造成行为冲突和暴力事件为数不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和谐与否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试金石。9 U+ c9 W0 o0 J
0 z; x, V7 w4 U7 \
我们又为什么特别强调必须树立公文语言和谐观呢?
K8 B# \9 T" _5 W' m/ T
' {# N; Q3 V2 t! q; E第一,这是公文的特殊地位和性质所决定的。在当前这个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地包围着我们。在诸多信息中,应该说政务信息是社会信息的主渠道;在政务信息中,公文信息应该是核心渠道。当各种纷繁庞杂的、良莠不齐的、莫衷一是的、是非难辨的信息将影响着、制约着,甚至可能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社会的有序运行时,常常需要公文信息来正是非、明视听、辨真假、析走向。从这个角度来看,公文语言的权威性是不容低估的。尤其是在当前语言多元化的情况下,各种网络语言、年轻态语言、新新语言急剧生成和扩张,正在影响甚至干扰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体现着执政者的话语主导地位的公文语言,必须发挥其社会导向、示范的作用和功能。而公文语言只有规范、健康、和谐,才会合民心,顺民意,贴民情,才能够增强公文尤其是党政领导机关公文的向心力、影响力,进而增强其导向、示范功能。$ s0 `& B; a. D, K! M3 l/ ]
4 T0 \/ o* z: |
第二,这是现阶段公文的特定作用所决定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从新的执政理念出发,公文不仅是实施领导和管理、依法行政的重要工具,也应该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群众的工具,也应该是实施交际和公共关系的工具。因此,公文的办文效用、交际和公关目的要得以实现,得到落实,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公文接受对象,尤其是作为广大公众、普通民众、企事业单位的受文对象的认同感和接受力。可以肯定地说,越是和谐的、友善的、亲近的公文语言,越能够受到受文对象的欢迎、拥戴和认同,越能够增强公文的执行效力。$ q( s, e: L) g
/ U6 ]' _0 w3 A! ]0 j. P
第三,这是党政机关公文的主流性所决定的。我们这里所称的公文指广义的公文,既所有机关单位团体用于公务活动的各种各类文书。每个单位的公文,都是反映本单位领导班子意图、意志、意愿的载体。但是,作为党政机关的公文,却体现了执政党的领导意志和领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全新的执政理念。而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体现党政领导机关领导意志、意图的公文,当然有有舆论先行、观念先导之责,当然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转变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注重语言和谐,换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新装束”,提高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艺术和水平。只有这样,党政领导机关的公文才有亲和力、凝聚力、执行力。
3 v5 H+ ^ Z9 C3 D' U4 g8 L, g3 a7 `8 X. _6 W% m2 ^$ Z* D
第四,这是当前机关单位公文语言存在不和谐现象所决定的。受长期官本位、权本位传统行政理念的惯性思维驱使,不少公文制发者的办文思想,是十分落后的,与现代的、科学的、先进的、民主的公共管理理念的反差是很大的。他们在行文中习以为常的不和谐的官腔、霸气,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已经使人生厌,已经多少影响到公文的执行效用和公信力,甚至于影响到党政领导机关的公信力和威信。在这种情况下,树立公文语言和谐观不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紧迫的。' b% }& \: G( \1 C) P1 G# l, W
% K& Y, _) V3 B7 c' d, Z" K/ N 当前公文语言存在哪些不够和谐的问题呢?统观各级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和各种组织的公文,甚至包括标语口号、广告、产品说明、宣传资料等等文稿,我们不难看出,部分公文的用语中,多少存在如下问题。
) Q# F3 P0 Z5 H' w
: u \' ] d7 E: F5 F& B5 P——有的领导机构的下行文,缺乏民主、平等、服务观念,习惯于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习以为常地使用一些命令式语言、训斥式语言,甚至伤害性语言、暴力式语言(主要指行政暴力)。例如有关执法、职能机关的公文,常有“严厉”(狠狠)“打击”“黑摩的”、“偷逃养路费的行为”、“非法”电动自行车、非法燃放鞭炮、“不法商贩”、越级材夜思、群体材夜思、违反计划生育的现象等等措辞,称“集体材夜思违法、越级材夜思可耻”;有关城市管理、强制拆迁、信访管理的文件中放言“对漫天要价无理取闹者要严肃处理”、“ 牺牲眼前利益,為了長遠利益”,称材夜思者为“无理刁民”;有的针对职工、学生、群众的规章制度,动辄“不准(不得、不许、严禁、务必)……否则……”;有的交通管理部门行文规定高速公路行人“撞了白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至于2003年湖南嘉禾县在为新建商业网点珠泉商贸城时,为强制拆迁而由县政府办公室发文作出“四包”、“两停”的规定,损害职工和居民合法权益,甚至宣传“谁不顾嘉禾的面子,谁就被摘帽子”、“ 谁工作通不开面子,谁就换位子”、“ 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则是典型的“行政暴力”。而今年4月福建省平和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控制初中辍学的通知》明确规定,没有初中毕业证就不给办结婚证,则属十分典型的极为荒唐、极不合法、也极不和谐的“红头文件” 。( R% B5 r" E4 p- w5 O! J& \2 u
5 v j2 `+ l! r t. T/ ~
5 E, l& n) F. d我们再看两则会议通知。( A; H# D& ]& F, z- N
3 c0 k5 O2 u! ^- l
【例一】5 h8 Q: Z7 Y- `" _
' x: o) s j5 r0 }- v0 Y 通 知: t. O" h2 ?' W5 L2 T
7 E) V1 y4 c, M+ e
定于今日下午5时在公司小会议室召开各部门经理会议,务必准时出席,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 f5 H+ A+ d# }# } Z
' J9 Y% k" \7 T- |" O6 I ××公司办公室& u4 o( {5 s. V5 T/ w' g3 i- m. p
) F/ t4 W- U. S# V# x
200×年×月×日
( x* e# h9 x( [ n! _0 g7 j2 x2 C p4 g1 s8 T
【例二】
; ^9 v' T- x( g) u; a
& M1 I4 _! }2 V# n( G+ z会 议 通 知
6 k- [" K+ a1 ^6 |5 x- m6 w
& ~( \! {/ |: o% Q经局长办公会商定,于4月17日(星期一)下午2至4时在本局第一会议室召开全局职工大会,传达市政府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工作会议精神,布置我局纠风工作。请准时出席。
+ J# ?+ y# W5 h
! k" U \ d* r: H ××市农业局办公室
: E# L+ E e$ x4 d! G
# N# y6 H8 y6 S% w3 d/ c 二○○六年四月十三日
* \! ?8 e. f, M! S1 G4 V1 F: J) t1 d
显然,“例二”通知内容的便民、语言的和谐,将使其效果大大发优于用语极不和谐的“例一” 。又如:
1 _: o; k3 J3 X8 }* V: A- G) B+ l9 ^5 |6 B
【例三】# H3 A: j6 r h& ]
+ W D5 x$ m' ~) P, R1 a9 b0 v关于维护亚洲文化部长论坛暨! q& u& k1 s, P6 i, S
- d8 @2 G( N- S8 m% @* g
第七届亚洲艺术节期间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的通告$ y# C! R) w! x
|% m0 x, g6 {' f- A! N7 d% s$ ?
; N/ s! v+ `/ }9 K
: D" o+ q6 m% A+ o4 \11月11日至17日,亚洲文化部长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将在我老秘网市隆重举行。为了创造良好的治安、交通环境,保证活动“安全、热烈、精彩、圆满”举行,现通告如下:
( a/ f q2 F6 B( @6 W) ]1 m
" S! M" j. O2 V3 q( R" d7 P一、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治安、交通秩序,严禁扰乱治安交通管理秩序,积极检举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防止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c9 I5 N2 C) ^! y$ h" \
二、树立东道主和主人翁意识,做文明观众,严禁在活动场地大声喧哗、起哄,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管制刀具等各种违禁品入场。: M5 w! Z( V/ \- T1 ~# S o3 ?
三、自觉遵守交通管理法规和交通管制规定,维护现场交通秩序,按规定停放车辆并做好防盗措施。7 ]$ |7 T- B* U. e+ r4 q% o, Q% ]; ^
四、增加自我防范意识,注意照顾好老人儿童,妥善保管财物,防止人员走失和财物丢失。9 O* {4 r8 n @8 s
五、主动配合执勤民警做好大型活动和街路巡演的安全保卫工作,自觉听从执勤民警的指挥,确保各项活动的安全。% b5 D" B1 C/ ~2 B* s8 j
特此通告!
4 L8 J* y: R3 t1 f* d5 S × × 市 公 安 局
0 A `' E6 ~; r9 k9 Z7 ~4 j4 g
6 T5 U$ T1 R& q5 P6 [7 ^+ y& c( [- }) ? 二OO五年十一月九日
3 l4 x! O I$ R& F3 l% g* f$ U! {$ w/ ~- Q, Q Y2 k
【例四】
h! u8 u( d& k6 i8 l9 e I7 D a2 N
致首都市民的一封信
' o8 l7 |* |. J% s' ^- m3 ` E6 B4 u, s, ]+ D0 }$ i
11月1日至6日,将在北京召开举世瞩目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以下简称“峰会”)。此次“峰会”规格高,规模大,国际影响大,是在我国举行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外交活动。届时,将有37个非洲国家的元首和6个非洲国家的政府首脑、非洲委员会负责人、联合国非洲事务负责人,以及与会各国代表和记者3500余人齐聚北京,中国和北京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的形象必将得到充分展现。以文明、热情、友好的精神风貌迎接外国贵宾是首都市民的光荣,为“峰会”的圆满成功做贡献是首都人民的责任。
8 z9 V" x1 ~* j- L 因外国代表团住地比较分散,为保证与会宾客出行活动的交通安全、畅通,公安机关将对相关道路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这将对社会交通带来较大影响,给广大市民正常出行带来不便。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大家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市政府已要求市属各单位严格控制车辆使用,削减交通流量,避开交通高峰,调整上下班时间;11月1日至6日,为方便市民往返首都机场,机场高速路北线暂停收取通行费;为保障市民顺利出行,公交、地铁等部门将增加运力;为减少人流、车流,商业、文化、旅游等部门将不举行大型促销、演出、旅游等活动。
7 H4 G+ q2 v% E' o5 O3 B7 g. p+ B 为给“峰会”创造良好环境和热烈氛围,市政府恳请全体市民在“峰会”期间能够做到:
. j; H) |. c0 ]! C 一、请尽量选择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上下学或外出。! m3 x2 h, e4 o3 L
二、各类媒体将会及时刊播交通管制通告,如果您确需驾车出行,请注意收听、收看有关信息,尽量避开长安街、东西二环路、机场高速公路等外宾主要行车路线和交通勤务高峰时段。遇有外宾车队通过时,请您自觉服从交通民警指挥,主动避让,确保安全。
4 t+ _& d$ @6 ?/ N 三、如果您的机动车在行驶中出现故障或发生交通事故,请尽快拨打“122”联系交管部门处理,尽量缩短处置时间,避免影响交通。
6 u8 O% V9 h. Z+ h 四、当您外出行车、走路时,请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自觉维护交通秩序,体现首都市民遵纪守法的良好素质。$ l6 R: H M" F1 k3 f3 D# |
让我们大家共同当好东道主,为“峰会”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作出贡献。
+ s8 a: y( K8 o# [' S 衷心感谢广大市民的理解、配合与支持。) G# s- t4 R) a8 t8 V
% z; j# N' U6 {! ^ W4 a8 Y
北京市人民政府
6 g$ l7 I, S! O8 F+ L( k% d4 s
二○○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5 f$ o+ K- }( o/ m9 a, V' [- l0 N6 q: h5 p
“例四”改惯用的文种“通告”为“公开信”,就满足了受文对象求尊的接受心理。而其文中用语的诚恳、亲近、和谐,张示了发文机关执政理念的变化,体现出发文机关亲民、便民的全新观念。自然的,他的执行效果,当然会明显优于“例三”。再如:
/ r) K0 Y% ]; ?, R; ]) `. N' Z4 A
7 o7 K& \" m. b; Q/ {% H+ B【例五】
, M4 d2 b) |9 y" d/ A( ]3 c- P0 N. Q/ a1 v4 M& @
致全省农民兄弟的一封信8 ?+ }; y3 Z) O* j1 a; @9 q6 Q1 D/ P
# U2 C) e! U" Z3 S
亲爱的农民兄弟:
, u; t' g, C- c/ O* }1 o 值新年来临之际,恭祝全省农民兄弟阖家欢乐!9 u# r4 i( z' ^4 M3 o$ z. U8 T' u# s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各级人民政府把解决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作为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国家出台的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以后,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变化情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 q X$ \5 R4 w' ?2 U+ U! H 这次农业普查的时间安排为2006年11、12月进行摸底调查,2007年1月至3月各级普查办公室精心选调和培训的60多万名农业普查工作员、指导员和普查员将佩带统一制发的证件到您的家里、您的单位,进行上门调查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规定,公民有如实向国家申报调查项目的义务。任何拒报、瞒报、虚报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各级政府农业普查机构将进行严肃查处。同时,对你们申报的有关数据,我们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4 K% {! H# ~8 I- f
你们的积极支持与密切配合,是我们高质量完成农业普查工作的根本保证。同时,“今天你们为国家提供准确的情况,明天国家将为你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制定更好的政策”。" u# o0 t( h: S& S$ V( B4 ~
在此对于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表示诚挚的感谢!7 O D7 w$ X# ?3 l7 M( a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张中伟
; M8 \8 [# W7 G! U/ r5 o
: c) A( {5 x8 t" U9 v 二○○六年十二月九日 u5 B: N) T; F
1 ~9 ^: v3 i9 G* p
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发布《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公告》的同时,发出了这封公开信。公开信依法、合理、合情的内容,对农民尊重、亲切、朴实的语言,都堪称典范。其和谐的公文语言,可与200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农民发出的《粮食直补通知书》中尊称种粮农民的三个“您”字媲美。这种写法,当然会受到农民群众的理解、支持。文/叶黔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