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是一项既辛苦又享受的劳动。不深入其中,难有亲身体验。说它很辛苦,因为要写好一篇文章,从构思、成文、修改,定稿,不说绞尽脑汁,也要动足脑筋。写作过程中,废寝忘食是常事。有时在冬夜,灵感突然来了,钻出热被窝,慌不择路地扑到写字桌前,打开电脑猛敲键盘,唯空那无形的思想迅即从脑海中消逝;说它是享受,那简直是一种无以伦比的美好心理的感受,如果将一篇新鲜出炉的文章,比喻为作者十月怀胎后呱呱坠地产下的婴儿,是非常恰当的。那是一种洋溢着无限母爱柔情的精神上的满足。但还不至于此。它还是一种完成了思想和情感表达后的快感,还是思想和情感完成了某种寄托的满足。 , u2 O* s# } }0 K2 {" I
& a- q3 T. l. G2 W. b 作为一个写作的流程,文章完稿并不是写作的终点。文章不光是写给自己看的,作者总希望投给报刊发表出来,让更多的人读到它。麻烦由此而来。对大多数作者而言,要在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经验的作者投稿都知道,文章发表与否,一是取决于你文章的质量;二是是否符合所投报刊和版面栏目的要求;三是是否符合形势时间等条件;四是还要讲一点缘份,就是你的文笔风格在编辑眼里是否受到赏识。笔者在漫长写作投稿经历中,有幸曾受到过几位编辑的赏识,因而在他们手里发表的文章就相对多一些。 5 y5 N( A. J3 l- k8 w( `
/ b+ {* I5 T& W# l* |0 _3 v( b$ L 作为一个作者,看到自己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出来,那当然是很开心的事情。特别是刚开始发表文章的作者,真有点欣喜若狂之感,一边闻着油墨香,一边看了又看,还有的会跑到书报亭去,一口气买下10份报刊,惹得那书报亭老板投射过来一束疑惑的目光,心想:这人脑子坏啦! & r. a- \9 n3 A. V0 W
/ b2 E' }+ X' d. W/ x
但对那些屡投不中或投稿多发表少的作者来说,可没有这份好心情了。他们或是郁闷泄气,或是愤愤不平,也有作者耐不住内心的燥动,直接操起电话向编辑兴师问罪,大有“不发表我的文章是你的错” 之虞。有这样心态的人,要写出好文章也难。
( s) Q& l- C& Y5 b5 e& Y" z1 z& I: z' N, _- M
在我认识的编辑中,那种敬业的精神是值得钦佩的。他们从千百篇来稿中,一发现优秀的来稿,眼睛都会发亮,甚至也会欣喜若狂,在同事中传阅。可以说,好稿被有意埋没的事,应该是很少见的。 # A a! r; g! @ d6 b8 f2 t9 _
: M' l1 s/ j, G; t: ]
作为编辑,当然要体谅作者的心情,设身此地,多体会一下自己初出茅庐时的艰难,对那些经常投稿、文章质量尚可的作者尽量多一份眷顾。作为作者,要多学“淡定”的内功,也要体谅编辑的难处,毕竟是粥少僧多啊,那么有限的版面,能应付得了成千上万的投稿大军吗?
, E1 ?4 t8 b d# s; J( C) g* ?0 H$ q, |- y. Q6 G
好在现在有互联网,如果不看重那几多稿费,尽管往网上帖,多强的发表欲也能满足,而且,那种“被阅读”的体验是一样的。1 c: x$ t' L2 m3 ~
|